在經過《撒旦的情與慾》和《性愛成癮的女人》之後,基本上我是抱著拉斯馮提爾沒有極限的心情去看《傑克蓋的房子》的。但反而有點失望,因為並沒有得到像媒體上如此誇大所說的「首映時百名觀眾受不了而離席」、「根本不該被拍出來的邪惡電影」這樣的結論。的確是有血腥的畫面沒錯,但是我認為若是要說殺人畫面的殘忍程度,《月光光心慌慌》或是《我唾棄你的墳墓》這些經典都更是血腥。
在男主角長達十二年的殺人生涯中,他跟地獄引路人所敘述的第一個「受害者」,是一個自以為是,又歇斯底里的女性。那個女性攔下了傑克,請他幫忙修車,或是載她到修車廠,口氣理所當然地好似這就是傑克的工作似的。而這名女性終究被千斤頂給爆頭殺害。再來陸陸續續還有幾個故事,以血腥程度來說我都覺得中等而已,並未噁到我得逃出影廳。
在這個「太過邪惡、根本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中」,其實有滿多片段我笑得十分開懷。尤其是傑克有許多片段會拿著一些類似「自我介紹的牌子」,而在滿前面的部分,有一塊是「A Murderer with OCD(有強迫症的殺人犯)」我笑得特別開心,也完全可以同理。我也是那種出了門之後,還是會跑回家看看桌腳有沒有對齊、流理臺有沒有擦乾淨、洗衣機有沒有關緊的人。這部分倒是稍微給我帶來了些意外的樂趣。
《傑克蓋的房子》並不是單一的敘事故事。在這部電影中穿插了很多其他的畫面,像是一些歷史文獻、很多畫作、很多詩、拉斯馮提爾自己之前的電影等等,我認為這是一部真的需要目不轉睛的電影。除了影像以及事件的一項又一項進行之外,傑克與引路人關於藝術、關於哲學的對話,錯過任何一句都十分可惜,因為每一字句都值得深省。像是藝術,藝術是自然而成的,舉例而言,傑克曾將其與第一個殺人經驗結合,若殺人是一件藝術,那千斤頂就是自己往那女性的臉上砸去,成就了這個作品,而協助者傑克,就只是個工程師──即便他想成為的是建築師;而在後續的電影中,我們也不斷地看到他將自己買的空地上所蓋的房子蓋起又拆掉。在這個部分,我其實無法確定,他是沒辦法真正知道自己想要做到怎樣的作品,或是他無法完成他心中那極致完美的部分,於是只能一再重來。但最後,傑克真正蓋了一棟以屍體而成的房子,讓他躲過了即將闖進冷凍庫逮捕他的警察,與地獄的引路人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我想這以志業成為建築師的傑克來說,應該也是某一方面的成功吧?畢竟誰能把房子蓋到通往地獄去呢?
在電影的一開始,引路人曾說,許多人都會在這條路上突然開始懺悔。而在電影的中段,傑克說了,他覺得沒什麼好後悔的,且他還說了一個想法,讓我印象深刻。以兩盞燈柱以及自己的影子做為比喻,剛殺了人的自己,影子是飽和了,他是歡愉的,但是越往兩盞燈中間走,影子越淡,痛苦逐漸蓋過了歡愉,而最終,他還是必須在抵達下一盞燈下時動手,再次透過殺人得到歡愉。
拉斯馮提爾也同時在這部電影中提出了一些些對於性別的看法,或許可以稱做是不公的吶喊:「為什麼每一次總是男人的錯?無論去哪,注定都是待罪之身。」我想這個也是許久以來兩性、尤其是女性主義在探討的問題──其實很多時候男人也是、也可能成為受害者。電影中他說了:「身為男生真是悲哀。」但身為女人何嘗又不是如此?雖然這只是一小個故事,而且個人覺得其實這個故事的結果最讓我覺得毛骨悚然,但它確實點出了一個議題。
在性別之後,拉斯馮提爾依舊不免除他的本性,提出了對宗教的批判。他認為宗教教育人們否認心中老虎(殘暴)的本性,把所有人都變成奴隸、羞於承認自我原本的模樣。
總結這部片,雖不至於到讓我失望,但也並沒有達到「首映時百名觀眾受不了而離席」這種程度我的期待。
不過有幾點值得提起。
首先是,我並未先仔細看過演員名單,所以我一直期待著引路人會是Anthony Hopkins,我真的覺得如果他飾演了這個角色,會讓人有些有趣的聯想。
再來,對於結局,我認為傑克沒有成功的攀爬過那道岩壁、抵達彼方,是十分可惜的一個部分。的確他擁有著「上方」會稱許的美德,尤其是勤勉與堅持。並且在他提出的幾個隨機案例當中,有許多我們都可以與七宗罪:傲慢、貪婪、色欲、嫉妒、暴食、憤怒及怠惰做出連結。若是最後他能夠成功進入了天堂,我認為也不失一個有趣的安排,以拉斯馮提爾來說。
《傑克蓋的房子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2018 / Lars von Trier / 155min / colo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