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

風格與美永遠都會留下:《時尚大師聖羅蘭》



「你喜愛美麗的事物,Yves,我們不知道品味從何而來,也許是直覺,無人能教你。無論來自哪裡,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

今天是八月一日,著名設計師Yves Saint Laurent的誕辰;本來打算寫《紅雀》,但決定還是先來重看YSL的傳記吧。
2014年,兩部關於聖羅蘭的電影接連上映,諸多比較、評價不一,我兩部都看過,雖然另外一部《巴黎聖羅蘭》入圍了坎城,但相較起來,我對於《時尚大師聖羅蘭》的喜愛高上許多。

聖羅蘭發跡於Dior門下,他原本是Dior的助手;Dior逝世之後,他接手了品牌;四年後,他自立門戶,YSL因而誕生。

電影開頭,一個看似寧靜的盛夏,我們從背影看到了主角Yves可以稱做是纖細的背影。簡單乾淨的衣衫、端正的坐姿,就在窗前,靜靜地做些甚麼。接著我們看到他拿著鉛筆,專注畫著設計圖,沒有發出任何聲響。接著場景從家中挪到了迪奧,Yves身著合身的西裝,看起來謹慎的步入試裝場合。他話不多、表情不多,但對於工作專注,他馬上回答了迪奧的問題、修改了服裝的版型。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將如此華麗的背景故事以及卡司湊在一起,但拍攝得結果極為平淡;我剛好持相反意見。
也許許多人對於時尚圈的印象來自《穿著Prada的惡魔》,總有忙不完的事情、奢糜的生活、無限的交際;但本片反其道而行,它給人一種平靜感,即便是在步調如此快速,沒有所謂「跟上」,只有「超越」及「帶領」的行業,Yves Saint Laurent總能自成一格。我喜歡這種詮釋的方式。

在Yves的人生中,有幾個重要的角色:伴侶Pierre Bergé、繆思女神Victoire Doutreleau,還有後來的Loulou de la Falaise以及Betty Catroux。

Victoire Doutreleau是迪奧的模特兒,迪奧過世,她便跟著Yves。這個美麗的女子由Charlotte Le Bon飾演,高貴、典雅,卻不生硬。
在一個派對、Yves對著Victoire說想娶她,過後,兩人與另一男士同躺一張床上、看著彼此、手緊握。我喜歡這幕。
很多人說Yves、Victoire與Pierre Bergé有一段複雜的三角戀情,而就我看來,Yves與Victoire以至高的友誼愛著彼此,這是十分動人的。
在接管迪奧後的第一次試裝,Victoire身著美麗的玫瑰色洋裝,被Yves命名為「阿芙洛蒂」,希臘神話中代表愛情的女神,也許是個隱喻,訴說Victoire在Yves心中的地位。

Pierre Bergé是Yves的伴侶,由Guillaume Gallienne飾演,我對他的印象不是演員,而是他執導的《媽媽要我愛男人》。這並不是一部外放的電影,所有情緒都大起大落。片中。Pierre第一次看見Yves,是在迪奧過世之後的第一場發表會,他坐在下方,看著出來謝幕、羞赧不敢直視群眾的Yves,他很專注地凝視著,於我而言,這個眼神讓我印象深刻,看完整部電影之後、在兩人故事結束之後,再回頭來看,動人至極。那帶有好奇、肯定、欣賞,也許法式浪漫地說,那是一種「一見鍾情」。
兩人在一次晚餐聚會取消之後,漫步在街頭,原先一前一後,再來並行、童真的在樓梯與地下道間追逐,親吻彼此、再追逐。這部分的安排是有趣的:原先Yves默默走在後頭,Pierre回頭「看見」了他,兩人並肩,再來則成了Pierre追著Yves。一段情感如此開始,而延伸至今仍留下無窮餘韻。

在一陣沉寂,Yves發表了著名的「蒙德里安裙」,合作廠商一個一個來、系列一季一季的出,但Yves不快樂、他焦慮。於是Pierre與他踏上了旅程:一台機車、自然的空氣、大地、沒有盡頭的路。兩人在曠野間自在、不用穿著體面、不用送往迎來。在一場泳池的真心話遊戲中,我們看見了那時已稱不上「年輕人」的Yves說著他的「軟綿綿大床夢」,無論在這麼煙霧瀰漫的圈子中如何打滾,Pierre Niney仍將Yves演繹得如此純真,友人給他歡愉、設計給他心靈的滿足。

《時尚大師聖羅蘭》並不是一部高潮迭起的電影,它沉靜,如同一片平靜的湖面,閃著耀眼的光芒,卻不洶湧波濤。加上恰到好處的配樂,古典、搖滾、偶爾的輕聲歌唱、到最後的聲樂,替原本就美好的影像加了無數分數。

「你有天才的特質,而我就有輔助的天分。無論面對甚麼情況,我們的合作無間是無庸置疑的。」
Yves病倒之後,無論二人之間有過什麼嫌隙,Pierre仍做好他該做的事情:讓他的愛人、在世界上留下了美的人,寧靜的在窗前猶如年輕時一般畫著設計圖;
讓愛人在世界的巔峰、卻也不讓他遭受世界的傷害。這段知其惜其的難得、這段愛情之美、對於我來說就是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


《時尚大師聖羅蘭 Yves Saint Laurent》
2014 / Jalil Lespert / 105min / color



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

永生,或是繁衍:《露西》



盧貝松一直被稱作「女神製造機」,前陣子的《安娜》又再一次的證明了這點,而回朔過往:《終極追殺令》中年僅十三歲的Natalie Portman、《第五元素》中飾演「人體武器」的Milla Jovovich、《霹靂煞》的Anne Parillaud,當然還有黑寡婦Scarlett Johansson主演、且在台灣大量取景而備受矚目的《露西》。
在去感受新一代女殺神《安娜》的震撼之前,我重看了《露西》以及《紅雀》,我想就先從《露西》開始談起。

Scarlett Johansson飾演居住在台北的美國女子Lucy,被男友一個衝康,攪進了一場毒品交易、並被用「人體運毒」的方式將新型毒品CPH4植入腹部要讓她帶出境;而沒想到慘上加慘,在一片混亂及被毆打之下,毒品在她體內溢出並被吸收,於是她的大腦能力開始劇烈的增長。
這部電影中另外一個要角就是「永遠的上帝」Morgan Freeman,他飾演一個科學家諾曼教授,我們經由他在電影中不時穿插的演講內容可以得知,人類的腦力在目前可以運用至百分之十、海豚則是唯一高於人類的,是百分之二十;而沒有人可以知道若是腦力繼續向上發展,會發生怎樣的狀況。

首先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的就是,交友審慎的重要性。倒楣的Lucy原本與這場交易毫無關聯,就連拒絕餘地都沒有的被看似好像也沒有很熟的男友推入毒坑,更沒有抵抗能力的只能放由自己的腦力在CPH4的催化下無限增長。而這個男人後續也沒有出現(大概是戴著大草帽去其他地方玩了)

《露西》並不只是一部科幻動作爽片,當然也是可以只將其當作爽片看待,但若是認真探討,就會進入諾曼教授在講堂上所說的,「哲學思辨範疇」。

人類如何證明自己的存有?為了證明自己曾經存在過世界上,我們努力在在世的時間留下一切事物證明自身,但這是否有其意義?
腦力無限增長的露西到達了諾曼教授所在的大學,並談論起了「時間」是唯一可以證明人類存有的東西、時間為一切的見證;
而這可以對比到前半部教授所說,時間的不足讓我們體內的細胞將延續作為唯一的目標。無法永生、即是繁衍,這個繁衍不僅指的是生命本身,還包含了知識。

「人性」是否是必要的?我想這也是電影中一個重要的議題。
露西在一開始與教授聯繫上時就提及,隨著腦部開發,她可以像教授所說的「控制自己、控制他人、控制物質」,她也感受不到疼痛、慾望、任何情感;並且在腦中不斷地出現新知,關於社會、自然、甚至宇宙的一切──「我越不像人類,越能領悟宇宙萬物的知識。」。
然而這是好的嗎?導演並未在電影中確切地給予我們答案,只是透過了諾曼教授的口,說著也許如此,將知識傳承延續,是露西所能做的。
人性使我們有情緒起伏、有著情感連結、引發爭端、導致戰火、建立文明、又摧毀文明、製造快樂、也帶來悲劇;而倘若沒有人性,世界將會是如何?烏托邦的世界,人人去除了情感,做「該做的事」、遵循「該遵循的法則」、維持「秩序」,然而如此生命的意義何在?

電影的最終,腦力發展到達百分百的露西成了永恆的存在,在一場槍戰之後衝進來的警探詢問著所有驚魂未定的學者:「她人呢?」而他的手機螢幕亮起,上頭寫著:「我無所不在。」

露西征服了時間、成為了永恆;但這並不是個句點,而是給觀影者留下了許多問號。
我們是否太過放大「自我」,只在乎「擁有」,而非注重「存有」自身?太過強調人類的壯大及獨特性,遺忘了宇宙之大、萬物之多、知識之廣博?發明度量衡作為圭臬、刻意忽略其實一切都是不可測的?

打著打著好像不小心落入沉重的話題。回歸影像本身,Scarlett Johansson在法國的醫院醒來,手一揮就放倒所有人;為了拿到其他CPH4,讓所有保鑣在空中跟大衛考柏菲魔術一樣飄來飄去,實在是煞氣十足啊。(就以對女神的讚嘆作為結論吧)

《露西 Lucy》
2014 / Luc Besson / 89min / color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焚燒你的是秘密,還是想隱藏秘密的自己:《灼人秘密》



終於去看了這部評價兩極的電影。
先題外話,謝謝劇組,我終於分得出夏于喬跟宋芸樺了。(但如果給我九宮格比比看我可能還是會臉盲慘敗)

如同每一個有著明星夢的女孩,妮娜上台北多年,一直都靠短片、直播,有一餐沒一餐的賺錢,夢想著哪一天可以跟好萊塢明星一樣演出電影。而有一天,一部名為《諜戀》的電影試鏡通知改變了她的人生。

我想所有夢中夢、牽涉到幻覺、多重人格,尤其是演藝界的電影,都無法跳脫出《藍色恐懼》的迴圈,這點真的是今敏的無敵成功;而成功挑戰類似題材、以致敬之名做出自己的格局,且幾乎並未留下罵名的,目前似乎只有Darren Aronofsky的《黑天鵝》。

我不會說《灼人秘密》同樣挑戰成功,但至少站上了擂台且未讓人覺得抄襲就已經十分厲害。而其中吳可熙的層次演出比起上一次在《血觀音》中看到的棠寧又更精采數倍,真可稱得上是扛大樑;作為輔助的夏于喬以及宋芸樺(尤其是夏于喬)也極度出彩。



「我實在受不住了,他們不只摧毀我的身體,他們也要摧毀我的心。」這是《諜戀》試鏡的一段台詞,在電影中不斷被重複,我想也是電影的核心。這個「他們」,原本以為只是單指演藝圈,然而真的只是如此嗎?隨著電影的進展,導演打人、劇組霸凌、閒言閒語等等都是預料之內的事情,那還有什麼?

妮娜無時無刻都在打電話給一個叫做Kiki的人,她是誰?後來我們知道了妮娜是中部上北部尋夢的素芬,而Kiki是她在故鄉的同志舊情人。這是她心中另外一個燒灼的秘密:她無法告訴父母,她愛女人、她是同志;而她的愛人得為了傳統價值,去結婚生子。「Kiki」這個梗的安排有其戲劇性,但是我認為可以再多,或是乾脆全無。她是一個妮娜過往的秘密,可以只單純具有象徵性,或是只存在舞台劇的台上、熱炒店的側影、無人接聽的語音信箱,也許這樣會更神秘且加重「夢境感」,並不一定要花這些篇幅來敘述這段藕斷絲連的感情。

這部電影中有一些我覺得具有意涵的小地方,當然有些只是個人解釋,說不定不是導演以及吳可熙創作劇本時的本意:

由吳可熙飾演的女主角,藝名是妮娜。讓我聯想到了《黑天鵝》的女主角,Natalie Portman飾演的芭蕾舞者也叫做Nina。不過這點似乎只是巧合,吳可熙已經作出解釋,這是向她一位有創傷壓力症候群的友人Nina致敬,並非是隱喻《黑天鵝》。

演出了《諜戀》的妮娜,終於成為了明星,入圍影展,一炮而紅,但她不快樂。在她的夢境還有幻覺中,她穿著試鏡的紅色洋裝,走在同一條長廊上,遇見同一間房間:「1408」。這是個很有趣的房號。《1408》是一部改編自史蒂芬金小說的電影,約翰庫薩克飾演一個作家,住進了一個傳說中永遠無法活著退房的房間,房號是「1408」。對應著這部電影,妮娜一直無法從這個幻境中解脫,我們都知道在《諜戀》開拍前的試鏡,在那間房間裡面,有著什麼秘密,是出不去的。而這個房號亦有另外一個隱喻,當時《1408》這部電影的製片是前年因為連環性侵案爆發而人生跌落谷底的哈維溫斯坦。

再來,「bug」從片頭就隱約的在出現。如同《西方極樂園》中,程式開始失誤的開端就是一隻蒼蠅的出現及死亡。妮娜先是在與經紀人談論試鏡時看見了在檯燈中掙扎的壁虎、後來在演員休息區也被蟑螂爬上手,這都隱喻著她的精神狀況出現了「bug」。

在這部電影中,「狗」也占據了一個有趣的意象。
第一個「狗」被凸顯的時刻是過年,說到了狗年行大運,親戚們玩笑著「旺旺旺、汪汪汪」的時候,妮娜對得到奧斯卡極大的反應;而對應到後來在試鏡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她被要求學狗。「有學過表演嗎?」「模仿一種動物。」堂而皇之的理由,以演出作為包裝,似乎是專業演員就得做出的事情,然而表演與屈辱的界線漸漸模糊,是在要妮娜與競爭對手相互扯下衣服、以及妮娜最終以母狗的姿態遭受迷姦。究竟是藝術、還是一種泯滅人性的開端?
而另一個面向,妮娜家中養了一隻叫做奧斯卡的狗。奧斯卡是世界出名的電影獎項,代表著妮娜的電影夢;而最後奧斯卡的死亡,也帶走了妮娜對於電影的憧憬。

跟上述這些比起來,舞台劇《小王子》以及大螢幕的電影二者對比,似乎就成了比較容易理解的部分。《小王子》代表著純真、初心;而為了成為電影明星、有著演出夢的妮娜,離開了《小王子》,反而更加無法將自己的情感投入大螢幕的演出,床戲彩排得「不帶感情動作」、每個劇目都有「應該發揮的重點層次」,既然都有規定,又何來「你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虛實交錯型態的電影,其有趣又不有趣的地方就在於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詮釋、永遠都不會有正確答案。(例如永遠都有無數解釋的《去年在馬倫巴》)
夏于喬飾演的三號究竟是真有其人、還是只是妮娜的幻想?而就算真有其人,後來所有幻境中的被害妄想,之所以是三號的形象,是因為電影到了最後,三號看似沒事的在長廊與妮娜擦肩而過、而她反而遭受迷姦嗎?或是倒數第二個夢境,三號付出了一切但還是死於競爭中,鬼魂困在了1408號房裡?或是以最物理的角度出發,長的最像家鄉愛人的三號,是妮娜心中的陰影,始終是一道過不去的坎。

可能性很多,我想我給不出個標準答案,也許看個十次,我的推論會有一百種。總的來說,《灼人秘密》表現不差,也許想投入的太多、而呈現出的也太多,有時反而顯得不足;但入圍了坎城的「一種注目」單元,也呼應了#MeToo運動,無論是電影界、性別圈、或是吳可熙本人作為演員身兼編劇的突破,都值得肯定。


《灼人秘密》
2019 / 趙德胤 / 103min / color

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生」真的不如「死」:《禁入墳場》



終於看了《禁入墳場》。當初廣告打超大,預告也很可怕,但是真的忘記在忙些什麼而沒進院線看。

史帝芬金每次都可以帶給我複雜的感受。很多時候我覺得我是一個喜歡「分類」的人,鬼片、殺人狂片、外星人片等等,但凡是他的作品改編,我就永遠無法簡單「歸類」,只能像友人所說,當作「超自然片」(無奈)。

2019年6月29日 星期六

商業與藝術結合的不過不失:《寄生上流》



在真善美看了快十年電影,從來沒看過影廳爆滿,真是大開眼界,故《寄生上流》首要得稱讚宣傳十分成功,不過整體而言並未達到我原有的期待。我想就如宋康昊飾演的父親在片中所說:「沒有計劃,就不會失誤。」一樣,「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雖不致於到「失望」,但沒有想像中精彩。

貧困潦倒的一家人住在半地下室裏頭,窗戶看出去幾乎與柏油路平行。沒工作的父母、重考數次的哥哥、以及因為沒錢所以沒辦法繼續補習美術的有天分的妹妹,靠著家庭代工以及鄰居、附近咖啡廳的wi-fi過活。
直到有一天,已經是大學生的友人來訪,因自己將出國留學,拜託哥哥來代替自己去一戶富有人家擔任英文家教,而哥哥就這麼靠著妹妹高超的偽造文書技術拿著假的學歷頂替了家教一職,再一步一步將妹妹、父親與母親都引入這家子工作。

《寄生上流》獲得盛讚,至少我從坎城影展首映至今已經看到了無數好評,還有看到形容是「天崩地裂般的好看」,故我一直十分期待。的確,前半部分十分有趣,看著這家子慢慢地侵占富有家庭的各個職缺,用盡各種手段,把原本的司機、幫傭都趕走,看似原本潦倒的生活即將翻身。在昨天觀影之前,除了電影預告,我並未看過任何一篇影評,也未被爆任何雷,故從這家子鳩佔鵲巢開始,我就有無數劇情的想像,但劇情走向對我來說十分平鋪直敘,並未有任何意料之外的爆點。

的確,奉俊昊十分成功,讓我們看見了所謂「下流」階層為了翻身會使出的各種技術手段,各種我們無法想像的生活困境,光是他們住的地方就讓我們大開眼界:原來真的有這種建築。一旦下雨忘記關窗,連進屋都幾乎得游泳,黑水一直從馬桶噴出,最後只能去睡體育館。反觀「上流」,先從容易被騙的單純媽媽,到溺愛孩子、連無線電都可以買回家玩的爸爸、愛上騙子家教老師的姊姊、還有任性的弟弟。

但也許我期待的更多,像是這家子最後發現,其實「上流」一直監視著他們、最後一個反整;或是在發現地下室也有同樣的「寄居者」之後,他們會直接殺人滅口;或是他們貪到想成為上流,一步步除掉原本這家子;或是像《下女》的結局那般,最終夢碎至發瘋。但並沒有,就連最後父親的去處,都可以在看到電影轉折時完全預料到。

在電影中,「味道」成了破綻。就算再怎麼努力的想晉升上流,身上的味道仍舊無法去除,並非換肥皂、換洗衣精就能夠解決,主角一家子的階級就是如此,他們身上永遠將帶著窮酸的印記,而這個「印記」,在片中成了那股無法形容的「味道」,十分符號,我想這點是有趣的。
富家為了孩子的生日所辦的派對,每個人都隨傳隨到,大提琴演出、聲樂演唱,每個人都十分自然,不像突然被叫來一個派對一般。這代表了富人永遠都過著這種生活,享受已經是種習慣,美酒、音樂、美食,都是他們的「生活」。派對這種事情,也就是把自己家的生活挪移至他人的場所而已。對比看到家中有大花園就傻眼、難得有好酒可喝就開心的窮困一家,極為諷刺。

電影中,富家四人、窮人家四人,我想第一個踏入「上流」的家教哥哥是最值得討論的角色。他的確展現出了為了生存、一步步計畫將全家帶入富家的一面;但他終究做不出「不擇手段」的事情,光是想搬石頭解決原本地下室的「寄生蟲」卻反被砸頭,最後想著自己可以一直靠著努力、翻身買下那棟豪宅,讓家人光明正大地站在草坪上,但夢醒,他始終坐在如下水道般的家中,家庭破碎。這也許是想告訴我們,美好的想像在韓國這麼一個嚴厲、守舊、難以翻身的國家,根本不可能實現。他一開始把家人帶入上流的計畫就是個錯誤,他若是認分的好好教書,後續的一切慘劇就不可能發生。

而絕對值得稱讚的就是宋康昊。他對於窮人家爸爸角色的演繹極度出色,從他們躲在沙發下,他的表情、眼神開始變化,在意起自己身上的「味道」,為了取悅富家人的孩子扮演印地安人的迷惘、到最後主人連把屍體翻起都要捏起鼻子讓他抓狂回頭一刀,表現精彩,情緒的轉折細膩,若是本片要選最值得給與掌聲的部分,我想就是宋康昊的演出。

最後,雖整部電影均未有冷場,但對我來說似乎「驚悚、驚嚇、驚訝」的部分不大,故我不會說這是部讓我驚豔的電影,比起過往的金棕櫚獎:《冬日甦醒》、《愛·慕》、《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於我而言及格以上,但並未滿分。不過看幾乎滿場的盛況,我想《寄生上流》比《末日列車》更加成功地結合了議題、藝術、以及商業。想提出的社會問題都非常清楚明確、而最後仍舊無法翻身的無力感亦有給出,我想這是較能為大眾接受的模式。最後還是恭喜奉俊昊,恭喜他拿下韓國第一座金棕櫚,也成功地讓韓國電影其實已經出彩多年這件事情更加為一般人所知。


《寄生上流 기생충》
2019 / 奉俊昊 / 132mins / color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寫在台北電影節之前:21屆台北電影節



今年北影的專刊做的實在很漂亮;片單也是,感覺有許多新銳導演、或是來自與我們完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但在劃位的時候看到此次賣得很差,聽說是因為改制,這個我不懂,就不討論了。

今年有一些電影特別有意思,希望能夠全數看到,也幸好有許多已經確定有片商代理。
先附上目前有片商代理的清單:
https://www.taipeiff.taipei/bulletinCT.aspx?id=105&p=1

希望大家在選片的時候可以先跳過這些會上院線的電影,也許其他默默無名的片子會帶來默默的驚喜哦。

以下是認真翻閱過手冊之後,自己想看的片單,也附上預告給大家:

《灼人秘密》:此次開幕片,今年也叩關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一直很期待可以看到,也將在7/19上映,所以我並未在北影買票。導演是趙德胤,從預告可以看到吳可熙跟夏于喬等演員以及此題材的聳動。演藝圈的黑暗面、演員的黑暗面,是台灣少見的驚悚類型,也是那種感覺演員自己會演到發瘋的類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erp4-S9VI

《性不性不由你》:在初次性經驗之後就遇上各式變化的女工,不知道自己私處怎麼會血流不止、同事源源不絕的惡意......不知道為什麼,這部電影讓我想到《陰牙人》,也許都是探討性別及社會問題的關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9iiXJNO2RY

《丹麥之子》:已經聽很多影友大推特推用力推了很久,終於給我買到票了。身為容納移民可說是不遺餘力的丹麥,在一場恐怖攻擊之後,人性全數顯露、政權也開始迫害;除了移民問題,還有自身的族群認同,預告的驚悚來自於場景、配樂、題材、各個面向,讓人非常期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uA1Yr4D0tM

《月半新娘》:對我們來說,為了嫁人得把自己吃胖感覺像是唐朝會發生的事情,但確確實實的現在還有國家有如此傳統,豐腴才是美。於是突然被宣布要嫁人的女主角得開始每天吃個六餐、半夜都還得爬起來吃飯。看預告覺得荒謬、好笑,但仔細思考反而這是恐怖的,幾乎沒見過類似的議題拍成電影,傳統與現代的拉鋸應該會讓人看完反思許久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YAj56yjJ8

《沉默未亡人》:同樣也是離我們十分遙遠的社會,在印巴邊界有許多丈夫生死未卜的婦女守著活寡,然而等待七年了的阿希雅終於決定要申請死亡證明,卻遇到種種困難。顯示了性別、社會壓迫,於我們而言簡單的事情,對他們來說簡直上刀山下油鍋般難。也許我們得多理解這些議題、跳脫我們自身文化的框架,去了解我們現在的自由是多可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rwLPwreDg

《貴族動物》:一個黑人被賣到白人的上流社會,接受貴族教育、處於高貴環境。然而直到他私自與白人女性結婚,一切全數翻轉。聽說這是十八世紀的真實故事改編,很期待看到主角的內心拉扯以及當時對於黑人、白人的社會樣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hsJSmDfcaY

《為琴痴狂》:連懷胎十月破水當天都還在舞台上彈鋼琴的音樂家,竟然生出了殘缺的孩子,然而為了音樂的延續、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我執,她會做出什麼?最近其實看了滿多音樂相關的電影,像是《意亂提琴手》、重看了《鋼琴教師》,我想《為琴痴狂》會演繹出更多對於音樂我執的恐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Rt7iBF8160

《星魔》:也是一個為了成為演員而走火入魔的故事,光看預告就覺得十分驚悚。有種提前看新加坡版本的《灼人秘密》的感覺。預告配色鮮明,讓人想起了阿莫多瓦電影帶來的聳動感,值得期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pleHBfGKs

《女巫戀人》:大家熟悉的冰島歌姬碧玉其實演過戲,《女巫戀人》中可以看到她青澀的模樣,其實我就是衝著她去看的。而預告的最後,那首輕輕哼著的歌謠,很好聽,卻也讓人哀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Np_Otj5w
而會上院線的電影幾乎都被我先省略了,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各國新銳導演的電影、若是有片商代理的,也許可以跟我一樣等待上院線。以下是我一定跑院線看的電影及其上映日期:

《上流教慾》 2019.07.12上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otc5tfOVQ
《安妮華達 最後一堂課》 2019.07.12上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ZKF9llaph0
《首席指揮家》 2019.07.19上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LF1c1AiBtg
《漫長的告別》 2019.07.26上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oJ_NwbSeo
《痛苦與榮耀》 2019.08.02上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ucepAPUL8

總之,明天就是台北電影節第一天了,希望大家都能看到精采的電影囉!

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佛道之苦或蛇蜜之甘純:《婆娑訶》




既《李屍朝鮮》之後,Netflix與韓國又聯手帶來了《婆娑訶》,意圖十分明顯,是想稱霸黑暗電影界。看完預告之後,我難以定義這是鬼片、懸疑、還是奇幻(?)片,只能硬著頭皮自己看了。

故事從十六年前開始,被詛咒的魔鬼,以及妹妹金華,伴隨著黑山羊的叫聲,這對雙胞胎出生了。而十六年後,開始出現奇怪的謀殺案,經營「宗教問題研究所」的朴牧師,發現一切奇怪現象都與一個可疑的新興宗教團體「鹿野園」有關,便開始與他的搭檔約瑟進行調查,其中接受了現為僧人的高中同學、以及無數人幫助,謎題一層層揭開,恐怖的不是惡人,而是揮著除惡大旗、以行善為名的「妄念」。

宗教本就殘酷。《馬太福音》中,耶穌的即將誕生導致屠殺;而歷史上的宗教戰爭從未止息;現代以宗教之名的犯罪無數,就像電影剛開始不久,朴牧師舉例的日本奧姆真理教;而之前看的《驚爆焦點》中,更有神父性侵兒童之無數案例。

正所謂信仰,當人類仰望你所信,便會忽略身邊靠近的魔,植入你心中的邪念,你逐漸散播的惡。對於聲稱已成為人間活佛的「父親」深信不疑的四個少年,殺死了無數少女,只為了成為經文中的四大天王,以根除經文中提及之惡,自身成為如來座下之神祇,而為此他們承受每夜無止境的、少女之靈在身邊的哭嚎。

然而最後,早已走偏了、想得到永生、一口蛇信甜如蜜的活佛,在其通往不死的道路上就如同宇宙、萬物、世間的安排,一個未報戶口的、被遺漏的女孩在幾乎如同廢棄的鐵皮屋裡等待著最後一個男孩的來臨,告其真相,並實現了多年前喇嘛的預言,與活佛同死。

這部電影中的幾個重要角色表現得不過不失。首先是主角擔當的李政宰,我一開始還開玩笑說,哎呀閻羅王改行了去當牧師,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只要相信形而上有力量存在,大家都是一家人。從一開始只為了錢,到後來調查案件的縝密、甚至對警察大吼的急促,情緒的表現到位。

而擔任他助手的約瑟,由李大衛飾演。非常巧合的,我在上周才剛重新看完李滄東《生命之詩》,他在其中飾演對奶奶毫不尊重又性侵同校女學生的小屁孩,與本片中跟在主角身旁提供協助的謹慎模樣完全不同,雖不出色,但不過不失。

在片中被尊稱為「廣目」的朴正民,這是我第一次看見他的演出,他飾演從小就無父親,在少年感化院得到「救贖」之後就努力完成「使命」的羅漢。我認為這個角色其實還有更大的表現空間,可以再有更大的情感掙扎,像是那些有著母親的夢境、看見大象的眼睛、遭受影響動搖的樣子、遇到農舍中的「祂」、甚至最後死亡的時候,這些表現都可以再更細膩。並不是只是一個盲目想完成目標的中二,而是因為不知方向只能一直往前行的可憐孩子。

雙胞胎其實戲份不多,最後在農舍中化為神祇的那段較讓我驚嘆。在一片塵土,唯有祂淨身且如月光般光滑,面容平靜,被問著:「你是誰?」時,祂回答:「我是在你們哭泣的時候,陪著你們流淚之人。」祂唱著母親的歌謠,瞬間劇情峰迴路轉。雖然我覺得這段轉折若是可以再多著墨,這部戲會更精采,但現在這樣的版本也並不差。

「蛇的眼睛迷人,蛇信甜如蜜。」片中不斷的出現這段話語。然而誰是蛇?誰又是降魔之王?誰又能讓惡人屈服?人心容易動搖,容易對在苦痛中伸出援手之人感到信任甚至盲目;苦痛使人無法判斷,淚水讓人模糊視線,於是那些蜜一般的慰藉就會趁虛而入,讓你犯錯、讓你轉嫁苦痛於他人而不自知。信仰的力道有多大、又有多麼殘酷,我想這是這部電影要告訴我們的。


《婆娑訶 사바하》
2019 / 張載玄 / 122min / color





2019年6月15日 星期六

該如何去拒絕「神」的要求:《驚爆焦點》




今天看到一些友人轉發臺灣人Google關鍵字的排行,香港抗爭之時,我們的搜尋榜首是阿翔,這是人民的不關心、亦或是媒體的不作為呢?另外,也有一個影片廣為流傳,是在香港警察開槍時,一名國外記者怒斥他們不能朝記者開火,在被警告時甚至不畏槍口、繼續拍攝。這兩件事情,讓我想起了《驚爆焦點》這部數年前的電影。

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驚爆焦點》,敘述《波士頓環球報》的「焦點團隊」不畏宗教力量與輿論壓力,報導神父大量性侵教區兒童的故事,而此團隊也因此得到普立茲獎。這部電影當時又讓這個事件更廣為人知,最終也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殊榮。

2019年6月13日 星期四

真相得付出什麼、而什麼又是謊言的代價:《核爆家園》



《核爆家園》作為「神劇」,已經在我的友人圈們瘋傳已久且佳評如潮。我一直想著可能是《冰與火之歌》的結局太讓人痛心疾首,於是此時竄出的《核爆家園》評價才會特別高;但在今天一次看完了五集,我想我能說,這是一部非常精彩、毫無冷場且也許可以說是「重要」的影集,尤其在此時看來,別有一番意義在。

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

人有多少,慾望的種類就有多少:《娼年》



最近重看了鮮肉松坂桃李的《娼年》。記得當初去院線看時,因為大量的性愛戲,我還特別為了真善美的影廳又大又空這件事情感謝了許久。

大學生領對於性愛特別沒有興趣,對他來說,性愛就是種麻煩且不斷重複的行為,如此而已。他就讀不錯的大學,在酒吧兼職吧台調酒師。而在平凡的一個夜晚,他百無聊賴的擦著杯子、收到大學同學指責自己翹課的訊息,忽然一個美麗的女性走入店中,故事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跟自己從事牛郎職業的中學同學慎也有約的女人,叫做御堂靜香,從事娼夫介紹的工作,也就是所謂的老鴇。她打量著吧台內的領,也喝了領的調酒,觀察著此人的性格,聽見了領說「女人什麼的無聊死了。」引起了她的注意,就約了領,進行了「測試」,讓領與自己的女兒咲良做愛給自己看。最後,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的領,為了讓靜香認同自己的性愛,也為了靜香所說「你認為無聊的,其實是美妙的」,他入了行。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畸形的愛讓人既生又如死:《腥紅山莊》




「不帶點苦味,便容易被吃掉。」這是男主角Thomas形容自己家鄉植物的話語。

深夜看完〈腥紅山莊〉,這不是第一次看,依舊不覺得恐怖,但也不至於如同第一次看那樣傻眼到不知如何反應。《腥紅山莊》集結了三個我認為傑出的演員:Mia Wasikowska、Tom Hiddleston,還有最讓我驚嘆的Jessica Chastain,這是一部結合了鬼魅的懸疑愛情電影。(我的老天這部片的元素好多)從一開始看到預告,我就略帶期待,我喜歡這種哥德式的詭譎風格,我也愛Tom Hiddleston與Jessica Chastain。場景很完美、演員很出彩,但有許多缺點也讓人難以忽略。

主角Edith從小就能夠看見鬼魅,而在母親過世之後,母親的靈魂回來告訴她:「小心腥紅山莊。」故事就是由此開始的。

2019年6月3日 星期一

有一場最無望的革命,叫做愛情:《頤和園》



今天是六四,是當初坦克車輾上廣場的日子,我挑了《頤和園》來看。這並不是像《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那樣完全的學運片,但也非完全無關連。

女主角余虹在片中有許多旁白,是她的日記,但我在看這部電影時,腦中不停盤旋的,是杜斯庫利卡《地下社會》的那番宣傳詞:「有一種最忠貞的愛情,叫做革命;有一場最無望的革命,叫做愛情。」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殺手沒在跟你講退休:《極地》




身為麥粉(聽起來好像大麥或是小麥),我終於在這兩天看了其實已經出了很久的《極地》。Netflix這幾年野心十足,出了不少電影或是影集,而《極地》便是其中一個。若是要簡單介紹這部電影,就是這是一部丹麥公共財一直在賣肉的爽片。

規定是這樣的,組織底下的殺手在退休之後,都可以領走八百萬的退休金,然而若是殺手死於退休之後,這筆八百萬的資產將回到公司。然而這個組織因為不明原因欠下巨額債務,於是殺手組織的頭頭Mr. Blut,決定把還款計畫動歪腦筋到自己旗下的殺手們上,他派出由自己女友領頭的 A Team 四處幹掉這些為組織賣了大半子命的殺手來讓這些八百萬回到自己手上。

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抱持希望逆流而上,就是最偉大的事情:《大亨小傳》




一開始聽說巴茲魯曼要重拍《大亨小傳》我是十分興奮的。我非常喜歡他處理影像轉換的方式,更喜愛他的配樂,《澳大利亞》以及《紅磨坊》都是我的愛片。而費茲傑羅最著名的傑作,有如蓋茲比的派對,以爵士年代的那些舞蹈、華麗的衣裳,在第66屆坎城影展成為了開幕片。我嘗試著不將此一不小心的寫成書評,縱使我已經讀過這本書無數次。

2019年5月24日 星期五

獨立成很多小故事會更好的大雜燴:《私人採購》



《私人採購》的導演阿薩亞斯是《巴黎我愛你》的導演,也是張曼玉的前夫(?)我並沒有看過他很多作品,而《私人採購》獲選為第69屆坎城影展的正式競賽片,最後雖未奪得最大獎,但他也拿下了最佳導演的位子。

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

接近無限溫暖的藍:《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





當Adèle第一次在街頭看見Emma,我也是第一次看見Léa Seydoux,我懂Emma的感受,困惑、迷惘,好似什麼不對勁,好像又什麼對了。正如《午夜.巴黎》中,亞德里安娜第一次聆聽吉爾的小說所說的 " already be hooked "

一開頭的課堂上,學生們朗誦著《瑪麗安的一生》,訴說著:「我們的初戀,總是源於真情。」這是Adèle最喜愛的作品,也隱喻了Adèle與Emma的愛情。巧合的,在遇見Emma之前的課堂上,老師正問著大家,你們在經過某人身邊時,也許就是一見鍾情時,是否覺得自己多了或是少了什麼?這是個大家總愛談論著戀愛、談著戀愛的年紀,幫他人送作堆似乎是件好玩又必須的事情,然而Adèle完全沒有興趣,她回絕著同學,也不多看那個聽說一直盯著她的男孩。

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既不福也無貴,也是能混條命活下去:《活著》




我第一次看葛優演戲,是《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知己,袁四爺。斯斯文文,講話中總帶中無數意涵,讓人層層猜不透;而看《活著》,一開始倒是有些對不上來,怎地這個福貴是那個四爺呢?但我後來想想,戲精便是如此罷,轉個身便成另一個角兒。我原本以為首位華人影帝,是憑藉《花樣年華》奪獎的梁朝偉,沒想到竟在其之前,我漏了葛優。

1994年,張藝謀主導了《活者》一片,葛優與鞏俐二人在其中擔綱男女主角,演了中國的世代、演了兩個小人物的一生。葛優飾演的福貴好賭,成日在賭間,不賭到個輸錢畫押不出去;就連懷著孩子又帶著個孩子鳳霞妻子,由鞏俐飾演的家珍,直接站在賭間等他,他竟也將人趕出門去,於是心灰意冷的家珍在戲未開演多久,便帶著孩子走了。而好賭之人能有什麼下場?不懂收手的福貴終於將自家宅院給輸個精光,輸給了戲班頭子龍二。然而全家流離失所,老爺子也被活活氣死了,此時,就帶著兩孩子的家珍願意回來跟著他。

2019年5月20日 星期一

惡意永遠不會消散:《謊言的烙印》




《謊言的烙印》是2012年的丹麥電影,雖未摘下第65屆坎城影展的主競賽片大獎,但讓男主角、丹麥公共財(私心的稱呼)Mads Mikkelsen一舉奪得影帝殊榮。

電影從湖邊揭開序幕。這是個毫無特色的小鎮。男人們在凍人的天氣中玩著無傷大雅的跳水遊戲、而孩童們在幼兒園門口睜大眼睛望著、他們在等待著Lucus,他們的老師,而在Lucus進門與他們嬉戲時,看得出他深受孩子們的愛戴。他雖不是滿臉燦爛笑容型的老師,但他看起來很誠懇,等待的時候誠懇、說話的時候誠懇、幫助孩子們的時候也很誠懇。而他遇到了好友迷路的女兒,理所當然的他要送她回家。

隨著劇情慢慢發展,我們知道了看似是個正常幼稚園老師的Lucus,其實正與前妻爭取兒子的監護權。然而朋友的女兒因為Lucus溫柔的對待對他產生了感情,不僅親了他,還給了他一份心型的禮物,但Lucus和藹地說了,親吻嘴唇只能對父母,也將禮物還給了她。於是羞憤的這個女孩在熄燈後的幼兒園,對園長說了謊,說她看見了Lucus的性器官,就像硬的木棍。此時得到兒子監護權、也交了新女友,以為人生即將往上坡走的Lucus,人生將只剩下無止盡的黑暗在等待。

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黃金年代永遠都是逝去的那個時代:《午夜‧巴黎》




既然坎城影展如火如荼的進行,這兩周也應景的來些坎城片吧。Woody Allen的《午夜‧巴黎》於第64屆坎城選作開幕片,我想場景在巴黎加了不少分數。不過我認為,若是沒有一些文學或是藝術史的底子,也許會有點看不懂這部電影,畢竟裏頭出現的人物太多太多了。

故事是如此開始的。
有在寫作,但不太確定自己能夠自稱為作家的吉爾與未婚妻來到了巴黎,明顯Owen Wilson飾演的吉爾非常喜歡巴黎,說著自己真是太少來了;然而Rachel McAdams飾演的未婚妻對於此地毫無興趣,只是想在此地置辦一些婚禮的物品。吉爾簡直是飯局上的冷場王,說著教授在酒館遇到喬伊斯,然後得到所有人一片沉默;或是在他們在巴黎意外遇到的友人自以為是與導覽員爭執時幫導覽員應聲。

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鹽的代價:《因為愛你》




我不喜歡台灣對於此片的翻譯,這部電影由陶德海恩斯主導,改編自小說《鹽的代價》,最終片名定案為《Carol》。其實也是巧合,這幾日我剛把《Carol》與《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翻出來要找時間看,卻今天在FB上看到臉友說,五年前的今天,正是此片在坎城首映的日子,於是決定先重看凱特布蘭琪與魯妮瑪拉。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經典的背後,究竟誰救贖了誰:《大夢想家》



Winds in the east, mist coming in
Like somethin' is brewin' about to begin
Can't put me finger on what lies in store
But I fear what's to happen all happened before

我不知道是誰的聲音,優美的朗誦了這原本是該唱出的詞句。
那是1906年的澳大利亞,一陣風吹過,一個金髮女孩仰望著天空,不知道世間險惡為何物。



近來《愛、滿人間》上映,我想在去看Emily Blunt詮釋經典的Mary Poppins之前,先看看在幾年前上映的《大夢想家》。《歡樂滿人間》是迪士尼製作的經典歌舞電影,改編自P·L·崔佛斯的童書,是迪士尼至今於奧斯卡獎中提名最多、得獎也是最多的電影。然而今天看的並不是Mary Poppins如何整頓Mr. Banks的家庭;而是在這經典童書及改編電影的背後,有什麼更經典的故事。

時序來到了1961年,由Emma Thompson飾演的名作家P·L·崔佛斯,因經濟拮据加上新書毫無靈感,在經紀人的勸說下,終於從倫敦到了洛杉磯,見一直想要將她的作品《Mary Poppins》改編成電影的華特迪士尼,然而崔佛斯也已經為了出售版權一事,拒絕了迪士尼二十年。為了在愛女兒時、說會將此書改編成電影的承諾,由Tom Hanks出演的華特迪士尼想方設法,要將這位拒所有人(甚至迪士尼經典的人物:狗、鴨子、大老鼠)於千里之外的作家留下並說服她同意這部作品的改編。

崔佛斯與製作團隊從開始討論就沒有任何共識,她拒絕Mr. Banks蓄鬍的形象、她不讓Mary Poppins愚蠢的唱歌、她甚至說電影裡不能夠有任何的「紅色」。迪士尼一邊與其周旋,一邊百思不解,崔佛斯到底在堅持什麼?為什麼 " Mary Poppins is not for sell."

然而在時序的轉移與穿插下,我們看到了崔佛斯的童年。她的父親會與她玩樂、帶她騎馬、稱她做自己的公主、鼓勵她幻想、不要屈服於現實。然而父親事業每況愈下,加上酗酒的毛病,就連母親也受不了的想將自己沉入河中一走了之。這時,他們的Mary Poppins出現了,艾莉阿姨來到了這個家,帶來了藥、鳳梨,還有一盆花。拯救了這個家庭。

這是個非常動人的故事。雖然我們可以從Emma Thompson的演出中(還有當年的一些錄音檔)看出崔佛斯真是個四處挑剔又尖酸刻薄的人,但一切都是有原因的。Mary Poppins在她的故事中救了沉寂的Mr. Banks,救了這差點離散的家人;對她而言,"Mary Poppins and the Banks are families." 這除了她珍惜這個角色,也代表著她將自己的童年融入了這本著作中,那是她一部分難以向人訴說的人生。而很多她的挑剔在過往的畫面中我們都有跡可循,像是她堅持Mr. Banks不能有鬍子,是因為當年他的父親曾說過,一個男人一定要為了女兒的臉頰將鬍子刮乾淨;而她不喜歡房中有梨子,也在在於回憶中我們得到了答案。

而電影中另外一個重要的角色:華特迪士尼(差點打成米老鼠),由Tom Hanks來飾演真是太完美了,尤其是他不管如何就是要帶崔佛斯去迪士尼樂園,無論對方如何稱他的迪士尼樂園是「大型印鈔場」,他還是硬更改了行程站在樂園門口「Hey~Yo~」的揮手,邊看邊覺得,啊啊啊啊這個老美好討厭啊啊啊啊啊;而在我如此想的同時,也就代表Tom Hanks的成功。

這個故事中有三個父親。崔佛斯的父親、華特迪士尼、與司機雷夫。他們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展現了父愛。崔佛斯的父親讓她永遠不要停止作夢,告訴她,她可以成為任何她想要的;華特迪士尼為了對年幼女兒的一個承諾,糾纏了這個作家整整二十年;而雷夫的女兒患有殘疾,在陽光的日子可以出來曬曬太陽、陰天就只能待在家中,所以他比任何人都還注意洛杉磯的天氣。

雖然這部電影主要是告訴我們,在《歡樂滿人間》獲得滿堂彩,讓迪士尼影業當年風光無限的背後,其實崎嶇周折;但我認為,敘述父愛的部分也是十分動人的,片中的三個父親,都以自己的方式,愛著自己的女兒。

最後,電影終於被迪士尼給堅持完成,而崔佛斯挽著米老鼠的手進入了會場,並在看了首映時哭了。她想起了自己的父親,在最後Banks一家開心的唱著歌時,她的記憶回到了她與父親騎馬奔騰的原野。還有病重的父親對她的承諾,他永遠不會離開她,父親成了她筆下的角色、是她心中的痛楚亦是兒時所有的歡愉,於是她放下了那些過往,在淚中笑了出來。

最後畫面又回到了春暖花開的園子中,呼應著開頭,原本應在電影中由Bert唱出的歌詞成了口白。

Winds in the east, mist coming in
Like somethin' is brewin' about to begin
Can't put me finger on what lies in store
But I fear what's to happen all happened before



《大夢想家 Saving Mr. Banks》
2013 / John Lee Hancock / 125min / color

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有所成就便是有所失去:《一個巨星的誕生》


泰戈爾在《漂鳥集》中有這麼一段話:「最好的不會獨來,它伴著一切同來。」我想,以這句話給《一個巨星的誕生》下註解,最為合適。

從《K歌情人》、《舞孃俱樂部》開始,我其實就不太看這類音樂系的電影,可能就是覺得很多拍攝手法太過刻意(畢竟看看之前,觀眾多吃這口味)戲到一半忽然配樂成了主旋律,然後男女主角開始唱跳,比較無法接受這樣的電影形式吧。所以我得稍微題外話說,我真的不喜歡《樂來樂愛你》。

然而這次《一個巨星的誕生》比韓流還威猛的席捲全台、全世界,我還是沒有上院線看。首先,我對Bradley Cooper的印象只有他跟地表最強老爸合演的《天龍特攻隊》,帥是帥,但不是我的菜;雖然我是Lady Gaga的粉絲,但是是little monster那一系(?)的,對她扮演懷才有遇的女孩的故事實在提不起興趣。但最後還是被人又拖又拉的進U2看完了。

《一個巨星的誕生》是Bradley Cooper第一次執導電影,以首部作品來看,表現相當好。(看看那嚇死人的票房)Bradley Cooper自導自演的男主角Jackson則已是知名搖滾樂手,而他有著許多搖滾樂手都有的毛病,藥癮與酒癮。

Lady Gaga飾演的Ally是個在餐廳打工、偶爾也在變裝俱樂部唱歌的女孩,她有著和樂的家庭、美妙的嗓子,還有總被嫌棄的容貌。即便在額外的加班後,她都一人在大街上唱著歌。
"Heaven opens a magic lane
When all the clouds darken up the skyway
There's a rainbow highway to be found "
就在這首帶有預言感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中,這部電影揭開了序幕。


演唱會結束的Jackson欲買醉,卻一不小心進入了變裝酒吧,剛好聽到了Ally迷人的〈玫瑰人生〉,就在Ally唱到高潮,那轉身對他的一眼,便讓他無可自拔。他上前想認識Ally,也聽到了她雖才華洋溢、卻因容貌被拒於音樂大門外的故事,還有她自己寫出的美妙旋律。於是他邀請了Ally到他的下一場演唱會,也許是巧合,終於受不了餐廳壓榨的Ally辭職,直奔Jackson的演唱會,當時她只認為她踏入了一個多美好、她從未想像的世界,卻沒想到她的人生就在這麼一晚上改變。Ally與友人被帶到離舞台很近之處,原以為只是搖滾區的一場驚喜,沒想到在她毫無準備之時,Jaskson演奏起了相識那時她輕哼的自創曲,並讓Ally上台。Ally本以為Jackson在開玩笑,但她就注定屬於那個舞台,注定得握起那主唱的麥克風,於是她上了台,從一開始的膽怯,到後來她走到了正中央,一抿唇、瞥了Jackson,她鼓起勇氣,像吶喊又像宣告的 "Oh, oh-ho oh--",接著伸開了雙臂,唱著
"I'm off the deep end,
watch as I dive in
I'll never meet the ground
Crash through the surface,
where they can't hurt us
We're far from the shallow now"
她蛻變了,不再是那個因為被嫌棄鼻子醜而不唱自己曲子的Ally,她進入了星光熠熠的道路。

這部片的成功除了兩位主角、還有那讓人動容的音樂。在片中Ally唱著Jackson於他而言是 "That Arizona sky, Burnin' in your eyes" 這不是我第一次在樂曲中聽過這種形容方式,但Ally一唱,以音符作為告白,多令人心動。這也是電影原聲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曲目。

Ally首場的個人演唱會,Jackson因其酗酒而錯過了。隔天一早Ally不介意,她與他的同伴們一同早餐,沒想到一轉頭,竟收到了Jackson以吉他絃做成的一個即興求婚戒指。原本以為是場玩笑,卻沒想到竟被換上了白洋裝、推進了教堂,於是Ally對著Jakson、對著上帝,說了 " I do. " 我很喜歡Lady Gaga那時純白布滿蕾絲的洋裝、簡單梳起的長髮,隨意別於髮側的花朵、和那個對著她雙眼、她流下淚來的畫面。

單飛的Ally得到了葛萊美新人獎,Jackson酗酒的狀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在Ally得獎的舞台上出了洋相;他的耳鳴也越來越困擾著他。雖然他參與了治療,他身邊的人也都陪伴著他,但他看起來越來越落寞,一開始唱著"Alibi"的風采已不再。雖然他們有了一棟完美的小屋、多了一隻狗,依然對著彼此彈奏著美妙的旋律,但有什麼已經不一樣了。而在Jackson應允他會出現在Ally的演唱會舞台上,與她一同時,他說了謊,他知道在國際舞台上出了糗的自己、這個其實根本無法離開毒品的自己、這個讓Ally願意放棄歌唱來照顧的自己,已經無法再在這個世界待下去了,於是他選擇在自家車庫自縊身亡。

他們倆個之間的第一首歌曲,是Ally在路邊哼出的,描述了當時Jackson的「他的歌」,也就是後來的 " Shallow " ;而他們倆個之間的最後一首,則是Jackson寫給愛妻的 "I'll never love again"

Ally在舞台上緬懷丈夫、唱到一半時,畫面轉向了Jackson輕敲琴鍵所唱的版本。這兩個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安排,這是我稱作「到死都浪漫」的情節。

當然還是有些問題需要點出。我認為在很多小地方,我們可以懂得Jackson,然而Ally的部分若再細膩呢?在從與Jackson一齊唱歌,到後來單飛,兩者之間的轉折,缺乏了點描述。但雖說描述不足,這部片還是給人一種過長的感覺,也許在剪輯上,可以有些選擇刪去,讓這部電影更精簡卻不失其動人。但身為導演的初試身手,我認為可圈可點。

Jackson給了Ally許多人間的美好,愛情、音符、只屬於她的麥克風、雖倉促但莊嚴的婚禮;但他也留給她人生的劇痛,本來期待一同踏上且走到謝幕的舞臺,只剩下自己一人能走下去,本該一齊高歌,只留她一人獨唱。這麼樣的、一生都無法抹去的痛楚。

然而這就是一個巨星誕生之所需嗎?

若是Ally能夠知道結局是如此,她能夠重新做選擇,她會不會繼續留在小鎮、會不會只跟著Jackson巡迴?會不會她只想要平凡的生活,在Jackson的演唱會之後,在家中等待他歸來並給予他一個擁抱?
我無法給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這也是Bradley Cooper想留予觀眾思考的。無論如何,這是一部能夠觸動人心的電影,無可否認的,我們可以期待Bradley Cooper的下一部想做些什麼嘗試了。



《一個巨星的誕生》
2018 / Bradley Cooper / 135min / color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一齣戲、一個人能有多決絕:《霸王別姬》



前陣子《霸王別姬》二十五周年,修復版跟著上映。我嚷著要去看,卻也一絲膽怯,即便打小就看了這部電影無數次。預告上寫著「一生必看一次 經典」,這當之無愧。但我卻又想著,那些情緒容易真容易跟著戲走的人,真的適合看這部電影嗎?霸王別了寵妃、中國別了一個又一個時代、而我們別了張國榮,在這麼多別離之下,唯有最後一刎的痛苦刻劃在心中,卸不下。這是多麼霸道又決絕的一部電影,你欲見它的美,就得承受它帶來的酸楚。

電影開頭,拖著沉重的行頭與步伐,霸王與虞姬踏入了塵封的戲院,被正在裏頭的工作人員給認了出來。霸王無論回答什麼都帶著一絲心虛,各個年份也都記錯,就連說著「都是四人幫害的,現在好了.......」也聽了猶豫;而虞姬在旁提醒,冷靜的、不假思索的,好似那些過往從來都佔據著她的腦海。然而隨著一片煙霧瀰漫,年代回到了北洋政府時期。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第72屆坎城影展:片單碎碎念





坎城前陣子發表了主視覺為甫過世的安妮華達,而這幾天也公佈了今年的片單。以下是個人對於主競賽長片的碎碎念(?)

這次開幕片是賈木許的《The Dead Don't Die》同時也是競賽長片的一員。這件事情十分弔詭,多年來,我身邊的電影咖們幾乎全部都是賈粉(有種小賈斯丁的感覺)但我真的從來沒被他打到過。好吧除了《噬血戀人》,但我可以明白的說那是因為主角是Tilda Swinton與Tom Hiddleston。總之從已經釋出的預告中可以看到《The Dead Don't Die》似乎是黑色幽默的喪屍電影,我只能說,我很開心看到了Tilda Swinton無論她在裡頭演什麼。


2019年5月3日 星期五

誰能說準一輩子有多長呢?:《相愛相親》




有聽過這種說法,張艾嘉此次放眼老中青三代的故事,格局太大,難以顧全,最終才可惜落得個不過不失的結局。但我不這麼認為。雖說一次描繪三代的愛情與家庭,在膠捲就是有限的狀況下是有其困難,但我認為比起不過不失,倒是起伏有致,雖情節無法緊湊,但整體情感值得回味。

這個故事是從搶屍開始的。
張艾嘉飾演的慧英甫喪母,她想將相愛的父母親葬在一起,但先一步逝去的父親早已葬回老家去了。於是慧英千里迢迢回到老鄉去,要找自家親戚準備遷墳事宜,但沒想到,父親在老家的元配姥姥完全不答應,於是這場遷墳鬧劇便開始上演。


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是非情愛善惡與否,很多時候誰都無法看清:《為愛朗讀》



我從小就學琴,雖是學古典,但很多時候也會找些現代譜來彈。其中我最喜歡的作曲家/鋼琴家是Ludovico Einaudi,其實我很常播來聽,但剛剛聽到〈Primavera〉的時候,《為愛朗讀》的畫面閃過眼前。我記得那時候我才小學,這首曲目是《為愛朗讀》預告的背景音樂。

《為愛朗讀》並不是我看的第一部與納粹相關的電影,但卻是比起《辛德勒的名單》、《戰地琴人》讓兒時的我省思更深的。究竟那些「惡人」是否真的是惡的?他們的惡行是否正如他們後來所顯現的那般?雖然說這是限制級的電影,但十分感謝我身為電影迷的舅舅,他從來沒在管這些到底幾禁幾幾禁的問題,永遠都是把DVD帶回來讓我自己選。

Kate Winslet在其中飾演女主角Hanna Schmitz,而男主角Michael階段性的從David Kross到Ralph Fiennes,當然的,由黑髮到白頭,Kate Winslet的角色比起男主角Michael困難性更高。這部戲並不是順敘法,我喜歡如此,它也應該如此。由老年的Michael去訴說那些陳年往事,讓讀者自己去把拼圖拼湊,最後得到自己的結論。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千鳥居的盡頭:《藝妓回憶錄》




前幾天忘記在哪個電影粉專看到了有人po了小千代,於是又翻出了《藝妓回憶錄》重溫。

我第一次看《藝妓回憶錄》的時候年紀很小,也許就跟小千代差不多。雖然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看這部電影,許多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質疑,但不能否認的是這部電影在我的人生中佔據了一個很重要的位子,它奠定了我對於日本/日本人風情、樣貌的許多印象甚至是想像。那些美麗的建築、朱紅的千鳥居、壓抑卻也暴烈的性格、美麗細緻的各種衣裳器具、一絲一毫不容分辨的規矩,這些都是《藝妓回憶錄》帶給我的。


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總會有人在看著你:《末日列車》


我知道大家最近都在復仇者,我沒有跟進並不是因為我想成為一股清流還是什麼的,純粹只是因為我正在搬家,只能從這堆混亂中翻點舊電影出來看。如果有仙女婆婆一彈指就可以解決這片亂七八糟,我也就可以有時間去電影院看看薩諾斯彈指之後,英雄們是怎麼解決世界的一片亂七八糟了。

今天從箱子裡面掉出來的是《末日列車》。(搞得跟抽籤一樣)

這幾年關於破壞生態導致人類滅絕的災難片一部接著一部,若真要認真計算是數不完的,但《末日列車》在開頭我認為就做了一個與其他災難片不同的小嘗試──人類的確試著要解決地球暖化、人類還真的解決了暖化、可是人類不小心解決過頭了、原本是太熱結果不小心變成太冷。以這麼一個其實有些令人發笑的設定作為電影的開頭。


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坐著看完應該不難才對:《傑克蓋的房子》



在經過《撒旦的情與慾》和《性愛成癮的女人》之後,基本上我是抱著拉斯馮提爾沒有極限的心情去看《傑克蓋的房子》的。但反而有點失望,因為並沒有得到像媒體上如此誇大所說的「首映時百名觀眾受不了而離席」、「根本不該被拍出來的邪惡電影」這樣的結論。的確是有血腥的畫面沒錯,但是我認為若是要說殺人畫面的殘忍程度,《月光光心慌慌》或是《我唾棄你的墳墓》這些經典都更是血腥。

在男主角長達十二年的殺人生涯中,他跟地獄引路人所敘述的第一個「受害者」,是一個自以為是,又歇斯底里的女性。那個女性攔下了傑克,請他幫忙修車,或是載她到修車廠,口氣理所當然地好似這就是傑克的工作似的。而這名女性終究被千斤頂給爆頭殺害。再來陸陸續續還有幾個故事,以血腥程度來說我都覺得中等而已,並未噁到我得逃出影廳。


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奇怪的「密室逃脫」系電影:《窒命地》



首先,這應該可以算是一部有歷史背景的電影。因為電影中的「尊嚴殖民地」是真實存在的。根據所查到的資料,「尊嚴殖民地」(Colonia Dignidad)是在獨裁政府時期,與納粹合作所建立的一個邪教社區。納粹分子施耐德在其內對數百名德國流亡者進行長達十餘年的統治,並且禁止任何一人離開;且在獨裁政府的皮諾切特上台之後,更是在這社區中建立了酷刑室以及毒氣室,與集中營無異。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那天,你打給我了,對吧?」:《男與女》



我不喜歡台灣對於片名的翻譯──《關不住的誘惑》,因為就這段戀情的最終來看,奇宏始終沒有打開祥敏在裏頭等待他的那扇門;所以我還是選擇了韓國原本的片名──《男與女》。

祥敏有個自閉症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參加幫助成長的相關營隊,她隻身帶著孩子來到芬蘭,但卻又在將孩子送上營隊遊覽車後放不下心;此時,她遇上了同樣有個憂鬱症女兒的奇弘,奇弘願意開車載祥敏前往營地。而在這途中遇上了暴風雪,兩人間也因為必須相互取暖而產生了情愫。

原以為一切都只是北國的一場豔遇,沒想到回到了韓國的祥敏,在自己的工作室外頭,看到了徘徊的奇弘。本該將一切留在異國的情感,又通通在首爾燃燒了起來。但兩人分別有著家庭,也各自有著特別需要照顧的孩子,這段情感又將如何是好?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並非每個人都需要似錦前程:《遠大前程》



在荒原中不小心被狼狽男子抓到的Pip,帶點同情,但多半也是被威脅的向其提供了食物。卻沒想到這點點的施捨與幫助,卻改變了他的人生。在這個囚犯消失了之後,Pip被鎮上出了名、奇怪古堡內的哈維森小姐雇用,進去成為一個「表演者」,「玩」給她看。而在這令人毛骨悚然的古堡與詭譎的女士前,Pip遇到了Estella,他一見鍾情並深愛一生的女性,基本上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很多道歉永遠不會被接受:《贖罪》





最近發現U2有一個神划算的夜貓子活動(詳細就不說了,不然被當作業配)於是就連看了四部片,其中一片就是《贖罪》。
《贖罪》是Joe Wright 和 Keira Knightley合作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而沒想到看過數十次的我竟然在U2看到了加長的版本!內心真是無比震驚,大概是導演剪輯或是什麼國際版本的差異吧。

總之故事是這樣的。悶熱的夏日大宅中,妹妹Briony喜歡寫作,也會將自己打好的劇作念給宅中其他人聽。而她的姐姐Cecilia則與管家的兒子Robbie在這悶熱的天氣中也有著悶著、難以言喻的情感流動。不小心得罪了Cecilia的Robbie決定打一封道歉信,卻在此之前情不自禁的將自己對Cecilia的情慾訴諸文字,且陰錯陽差的透過Briony送了出去。兩情相悅的Cecilia與Robbie於晚餐之前在書房纏綿悱惻,竟又被Briony撞見。剛好此時,表姐Lola遭到強暴,腦中充斥Robbie與姐姐Cecilia諸多情事的Briony就這麼指證歷歷的說,她看見了,是Robbie強暴了Lola,先前誤交出的信也成了他是色情狂、犯罪的證據。於是Bobbie就這麼被警察帶走了,硬生生地與Cecilia分開。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每一點都不到位:《人類升級》



其實我原本對這部片是充滿期待的,畢竟預告片如此吸引人。

一個莫名其妙死了老婆、自己四肢殘廢的男子,靠著一個叫做史登的微小晶片重新站了起來,不僅變成武林高手,還有人跟你說話、不會因為少了老婆就孤單寂寞覺得冷(?)

男主角格雷一心想要找到殺死自己妻子的兇手,於是一個武打門外漢的他,一次又一次的將自己的身體控制權交給晶片「史登」。而的確,格雷將當時妻子死時在場的人一一揪出來殺了,然而最後卻發現一切其實並不是一開始他所想的如此容易。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貪婪永遠沒有盡頭:《女神的子宮》



非常厲害,真是非常厲害的一部電影。
絕對與一般人想像中不停唱歌跳舞的寶萊屋電影不同,《女神的子宮》以一個神話、一個家族,映出了慾望永遠不會被滿足,這一個殘酷的事實。

電影開頭,便以甘地的一句:
「大地所提供的足以滿足每個人的需要, 但不足以填滿每個人的慾望。」作為揭幕。接下來開始訴說了這個傳說。

(以下傳說部分皆引用自金馬影展網站)
豐饒女神於創世之初繁衍了數以千萬計的神,最疼愛的長子卻想獨得全部的財富,遭受眾神攻擊。灰飛煙滅之際被母親收回子宮,續命的條件是永遠被歷史除名。


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

作者真的已死嗎:《鍵入魔境》







《鍵入魔境》是目前奇幻影展我最喜歡的一部片,尤其自己也身為一個文字工作者,我覺得其中有許多是可以探討的。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完完全全沒有想到自己嗑藥後寫出的小說竟然會引發社會一陣軒然大波,芭比躲在自己的小屋子裡,還得防範變態跟蹤者,日子難過到了極點,於是她接受了科技公司的提案,給她一個「寫作助理」,而她的帳單將全數被付清。
一開始只是來了一個機器,用「顯示」出的屏幕,會與芭比對話,連芭比要求要使用英式英語,都被果斷的拒絕 "UK English is dead." 
芭比與機器的對話一開始把觀眾逗樂,但接下來越來越不好笑了。機器開始干涉芭比的作品--更改她的文法、她的句式、甚至連主角的性別都改了!

一開始芭比會反駁,會時不時轉頭看她的舊打字機,會用打字機打出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但公司的負責人說,助理是幫助她寫出人們想看的、挑選讀者更喜愛的用詞,於是她將自己用打字機打出的文辭,一張張放入碎紙機中。

而這時前男友又來參一腳,給了她類似之前她曾吃過的毒品的藥丸,而吃了之後的芭比完全陷入了迷幻狀態,就連要倒下了也還趴著用鍵盤打字。畫面也從正常的色調,進入了迷幻、模糊的樣子,讓人也跟著芭比頭昏腦脹。

作品真的能夠代表作者的想法嗎?就像與芭比聯絡的公司主管,她很習以為常的說了,要符合大眾需求就是得這麼寫。所以我們現在市面上看到的書籍,有多少的作者,是被「文字改造」過的?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最親密的人能有多親密:《貪婪之家》




已經忘記是什麼時候、在哪個影展看到這部片的。
一開始是一對夫妻,看起來都很有教養與氣質,他們與一個看起來是拉丁美洲裔的年輕女孩見面,並將女孩帶入他們高級的家中。隨著他們的對話,我們知道了,原來這女孩是他們找來的代理孕母。他們讓女孩用最好的、吃最好的,只想寶寶能夠健康出生。
一切看起來是如此正常,直到一場車禍。妻子被燒成了一具焦屍,這個即將完美的家庭就這麼破碎了。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不是短片長拍就會成功:《愛在時光倒轉時》



如標題,不是把每個短片拍成電影都會是好主意。《愛在時光倒轉時》於我而言就是一例。開場前就一直聽說此為催淚神片,但不知道是我淚腺壞了還是如何,我沒有感動或是難過到掉淚。

如果以比較鬆散的標準,我會說這是一部小品公路電影。男女主角在公車上相遇,雖然哈維爾是個奇怪的阿宅,一直討論著時空旅行的可能性,瑪莉亞依舊對他一見傾心。她跟哈維爾討了一天的時間,她要帶他去海邊看世界上最美的夕陽。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遲來的正義:《名畫的控訴》





一整個週末都在奇幻影展趕場的我,還有時間去U2重看《名畫的控訴》,自己都很佩服自己擠時間的功力。因為影展還沒結束,為了不要爆大家雷,影展看到的電影就等影展結束後再發囉(修復版、老片或是已上映的就不在此限了)

《名畫的控訴》於2015年上映,由海倫米蘭擔綱主演,身為當年納粹時期難民的女主角瑪莉亞,想要向當今的奧地利政府,討回原本屬於她們家族、出自知名畫家克林姆之筆的畫像;而這數幅畫像中,包括了最有名的一幅、可以說是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的鎮館之寶--《艾蒂兒肖像一號》。然而無論她的律師--另一名猶太遺族的後代藍道如何說服,瑪莉亞都拒絕回到奧地利,對她來說,那裡滿載了回憶、也充斥著痛苦。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最美麗的穿越:《似曾相識》




古今中外,「穿越」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愛用的題材,像休傑克曼主演的《穿越時空愛上你》、改編自小說的《時空旅人之妻》等等;甚至幾年前還掀起了一場「穿越熱」風潮,掉到水裡可以穿越、車禍也可以穿越,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不過談到穿越電影,我心中永遠的第一名,絕對是《似曾相識》,無片能敵。


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當灰姑娘變成了「灰少年」:《女子漢的顛倒性世界》




奇幻影展在2014年放映了這部《女子漢的顛倒性世界》,比起《科學怪軍團》和《噩夢輓歌》,《女子漢的顛倒性世界》題材可是討喜幽默多了。逗趣不打緊,主演還是我的女神夏綠蒂甘斯柏,這票不買不行!

歡迎來到布布妮共和國。

在這裡,女將軍為最高首領,而將領等等也都是女性。
女性負責保家衛國、賺錢養家;已婚男人洗衣煮飯,而未婚男子的共同目標就是嫁一戶好人家「相妻教女」。


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終究是殊途:《胭脂扣》



每年的四月都讓人憶起永遠的哥哥,那像是愚人節玩笑的一跳,絕代不在。而不知是否為巧合,當年同樣叱吒風雲的梅姑梅豔芳,也因癌症於同年底香消玉殞。幾年前為了紀念二人,金馬奇幻影展特別於4月1日,安排放映了兩人合演的《胭脂扣》。

不少人會以為本片是「人鬼戀」、港版《第六感生死戀》,但其實從女鬼如花出場,直到電影最後,她與仍存於人間的十二少都未有相逢相愛場景。一切美好都只在回憶之中。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被說服出的夢想:《噩夢輓歌》


很多時候,吸引力法則不一定實現;很多時候,人只是看不清事實,或是不願承認自己沒辦法抵達自己想要的彼方。

奇幻影展去年播過的片子,據說被稱作「影史十大禁片」之一。第一次看本片,並非是在影展,而是當年仍是青澀大學生,辦了個「夢境影展」,選出的片單中就有它。

這部片絕對可以稱作戴倫艾洛諾夫斯基的經典成功之作。而其成功,絕對不能忽略那恐怖、一再重複的配樂。Marion只能出賣肉體換取毒品時、Harry沒有了手臂、Tyrone在獄中無助的做著永無止盡的粗活、完全失魂從療養院內走出的Sara……那交響樂曲般的配樂不斷響起,讓你毛骨悚然。上一次讓我對一曲配樂如此印象深刻,大概也就只有《月光光心慌慌》了。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不要啊啊啊啊:《科學怪軍團》




一年一度金馬奇幻影展的盛會即將來臨,當了這麼多年的忠實影迷,原以為再怎麼恐怖獵奇怪誕弔詭我都可以接受,但終究是一片還有一片噁,直至現在想到《科學怪軍團》仍是一陣頭皮發麻(真的是頭皮,你們等等就會知道為什麼)


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罪行的界線:《厄夜追緝令》







這是部單人出演的驚悚片,整部電影的場景就在報案中心裡面,而鏡頭前的角色,就只有阿斯格一人。

這是阿斯格出庭前的最後一個夜晚,這時我們還不知道他犯了什麼錯誤被降職到報案中心值勤。
他百無聊賴的接起電話,遇到嗑藥的、也聽到來亂的,似乎就是報案中心的常態,他接起、又掛下,一個案子開始、又結束,時間就這麼過去,轉眼間,離下班也不遠了。

就在此時,他接到了通不尋常的電話。名為Iben的女性不停在安撫話筒另外一邊的孩子──也就是阿斯格。原先以為又是通打錯的電話、正打算掛掉的同時,阿斯格又察覺到了一絲不太對勁。他機靈了用Yes/No語句詢問Iben是否被綁架、歹徒是否熟識、樣貌、車型等等。於是一場追緝開始了。

接通電話、得到資訊、轉接、結束,這原該要是阿斯格的工作,但他卻無法對家中還有孩子等著母親的Iben坐視不管,於是他連下班了也不願離開,甚至還連絡了不在執勤的同事,到綁架了Iben的前夫家一探究竟,是否有任何他們將去哪的線索。而此時,員警接獲通報,抵達了只剩下孩子在家的Iben家,先是給予長女Mathilde一番安撫,接著去找另一個孩子Oliver,卻沒想到看到殘酷的場景,孩子已被劃開、連靠近都不用,便知已經死亡。原以為是前夫殺了孩子的阿斯格,漸漸的從冷靜的執勤,雙手緊張的交握,甚至透露出了憤怒的情緒,對著前夫吼叫,他怎麼能夠對這麼小的孩子下手?

沒想到劇情峰迴路轉,照著阿斯格的方法逃出廂型車的Iben說了,孩子腹中有蛇,她已經幫他把蛇除掉了,Oliver再也不會痛了。此時,阿斯格愣了。原先他設想的,殺了孩子、綁架前妻的故事,竟成了另外一個版本。其實孩子是母親殺的,而前夫只是想將Iben送進精神病院。

時而清醒、時而混沌的Iben,意識到了她其實手刃了自己的孩子,她顫抖的聲音從話筒那端傳來、正欲跳河的她問:「是我殺了Oliver,對嗎?」對於這個問題,阿斯格並未有著正面的回應。他說起了他的版本,為什麼聽起來原本是執勤警官的他,會調職到報案中心的原因。他槍殺了一個年輕的、快十九歲的小夥子,無論甚麼罪名,他就是想殺死社會上的渣籽。然而Iben呢?她並不是這樣的。她是想幫助痛苦的孩子解脫,把那些讓他難受的蛇取出來,跟阿斯格比起來,Oliver的死不是Iben故意的。 

最終員警們將要跳河的Iben救了下來,這漫長的一夜也跟著結束了。

全劇雖短,卻均無冷場,觀眾跟著阿斯格緊張的看著地圖、講著電話,看著他的情緒漸漸失控,看著真相逐漸浮出,而我們誰也無法替誰下出結論。看得出是小成本的製作,但是主角對於情緒的掌控、聲音的掌控十分精準,看不到對手戲的對手戲是最難演的,而Jakob Cedergren成功駕馭了這個角色。

於是誰才是有罪的?一心想替社會除暴安良的阿斯格?或是有著精神疾病、撕裂自己幼子的Iben?或是不夠周全的精神養護機構?或是有著前科、沒有好好照顧這一家子的前夫?片名是 The Guilty,這項罪名究竟是屬於誰?導演與編劇均未點破這個問題,也只能留待我們自行思考了。


《厄夜追緝令 The Guilty

2018 / Gustav Moller / 丹麥 / 85min / Color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五呎天涯:《愛上觸不到的你》


《五呎天涯》是中國片商對這部電影的翻譯,個人覺得十分的貼切。

你聽過「囊狀纖維化症」嗎?囊狀纖維化症的病患必須彼此保持六呎的距離,不然會互相傳染細菌。看到這裡,也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就跟《一公升的眼淚》,還是《太陽之歌》一樣,想必是其中的一方默默地陪伴、直到對方注定的離開:

但這部電影不是這樣的。

得了這個病症的Stella認真的活著,每一分、每一秒都照著自己的清單按表操課,吃藥、健身、閱讀;
相反的,病症較為複雜,就算嘗試了新療程,也不一定會成功的Will連醫療車都不放在房中,這讓凡事都希望受控、有著強迫症的Stella光看就十分痛苦,於是強制著Will跟著她的節奏一起接受療程。雖然老套,但是情愫就這樣產生了。

但他們並非普通的戀人,他們沒辦法牽手、無法接吻,就連擁抱都沒辦法。因為一旦相互感染,其中一方就可能會沒命。你愛他,但你無法碰觸他,沒有父母阻擋、並非社會地位的隔閡,純粹就是生理的反對、神的反對,這是多麼殘酷。雖然他們逗趣的想到了方法,以一根撞球桿作為距離,談起了一場「Five Feet Apart」的愛情,但五呎對他們來說仍舊不夠,他們依舊束縛在醫院、被這個疾病束縛著,為了治療而活著。

直到Poe死了──同樣得了囊狀纖維化症,與Stella從七歲開始就認識的男孩。這是整部片中,我認為最虐心的地方。Stella看著急救無效、倒在地上的Poe,她回到了自己的房間,無法喘息的哭著、哭著哭著說著,那是她最好的朋友,然而她卻一輩子都沒有擁抱過他。Will想要上前安慰她,卻連一個觸碰都被趕出她的空間。

後來放手一搏的Stella決定離開醫院,走去曾經跟姊姊一同看彩燈的地方,沒想到卻在途中接到了有新的肺可以移植的消息。難得一次的,這次她不想要了,她只想看著彩燈、跟Will待在結冰的湖面上。當然了,照著所有戲的套路,Stella一定會被送回醫院換心的肺,而為了Stella好的Will經由這次意外,會選擇離開。

在看這部電影的途中,腦中一直浮現起一種說法:
原先只有一個人類的時候,上帝為了讓他學會孤獨,於是創造了第二個人類;但是人類學會了其他的東西,像是溝通、像是接觸、像是愛。病中的Will跟失去摯愛姊姊的Stella學會了孤獨;藉由彼此、藉由友情學會了愛;最後藉由對方學會了閉上眼睛去放手。這部電影告訴我們,時間又長、卻又短,誰都可能明天死去、誰也可能活不到下一秒鐘。是否有好好觸碰身邊的人、好好表達你愛他們,是每個人的daily list.

但有一處我覺得可惜,是Stella在翻Will留下的素描本時,少了那幅在冰湖面上,口對口人工呼吸的畫面。對我來說算是一點小遺憾吧。




《愛上觸不到的你 Five Feet Apart

2019 / Justin Baldoni / 美 / 117min / Color










奇幻敘事詩:法國樂壇教父Serge Gainsbourg傳記電影《為妳彈琴》






近幾年傳記電影陸陸續續的發行,從票房不錯的《漢娜鄂蘭:真理無懼》、《黛安娜》到在奧斯卡清單上榜上有名的《強‧艾德格》、《鐵娘子》,在這麼多精彩作品中,我最喜愛的,是今年春夏上映的《為妳彈琴》。此片於2010年在法國上映,描述叱吒八、九零年代法國樂壇的樂壇教父──賽吉‧甘斯柏。


談到甘斯柏,台灣樂迷/影迷較為熟知的一定是憑藉《撒旦的情與慾》中妻子一角奪下坎城影后的夏綠蒂‧甘斯柏。而這位能歌能演的才女,便有位才子父親,便是賽吉‧甘斯柏。二十世紀的法國樂壇中,甘斯柏絕對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全方位藝術家,除了音樂上的造詣外,他還身兼導演、詩人、畫家等身分,且其多段放蕩不羈的情史亦成眾人議論焦點。


《為妳彈琴》一片的導演Joann Sfar是法國知名插畫家,而此片是他轉移導演跑道的第一次嘗試。別於一般傳記電影,導演大膽的以超現實的手法拍攝了這部片,從甘斯柏的童年開始,塑造出了一個世故的人偶角色與賽吉對話,而這個幻想朋友就一直陪伴甘斯柏,也在這部電影中,帶出了幾段很有意思的對話、扮演著賽吉的啟發者角色。導演這個神來之筆,確實表現出了這位藝術家內心的衝突與矛盾。

本片除了敘述甘斯柏的童年、成名歷程之外,也放入了幾段甘斯柏最為人知的精彩戀情:和伊迪‧琵雅芙齊名的香頌天后-茱麗葉‧葛瑞科、法國性感女神-碧姬‧芭杜、影歌雙棲的才女-珍‧寶金。其中茱麗葉‧葛瑞科的部分著墨較少;由演繹過蔡明亮導演《臉》片中莎樂美一角的蕾蒂莎‧柯斯塔飾演當年的法國女神碧姬芭杜,一出場風情萬種,接著一段裹著被單的舞蹈更是驚為天人的美;柏金包初始名稱的來源,英國才女珍‧寶金則由露西‧戈登飾演,與珍‧寶金本人非常相似,也將當年珍‧寶金兼性感、純真的氣質完全演繹。飾演男主角的艾力克‧埃爾莫西尼演技無可挑剔,為戲墊高鼻子、外表與賽吉‧甘斯柏幾乎一致,也演出了甘斯柏憂鬱、放蕩不羈的特色。

除了演員、題材、劇情外,配樂也是讓本片如此精彩的重要推手。甘斯柏為了碧姬‧芭杜所寫的《Je T'Aime…Moi Non Plus》、《Initial BB》、描寫知名鴛鴦大盜的《Bonnie & Clyde》、經典香頌情歌《La javanaise》、和後期驚世駭俗的《Nazi Rock》都隨著劇情播放,有些是原版、有些是由男主角翻唱,讓樂迷驚喜萬分。

《為妳彈琴》一片在2013年由聯影電影代理在台灣上映,亦在上個月發行DVD。縱使在上映期間已經跑去電影院看了兩次,我還是購入了DVD。若是要排13年我的佳片清單,《為妳彈琴》一片絕對榜上有名。


《為妳彈琴 A Heroic Life》


2010/Joann Sfar/法、美/130min/Color


蛻變或審判:《悲傷的貝拉朵娜》




「你是誰?你是惡魔嗎?」
「我就是妳啊。」

今年的臺北電影節,第一部就是《悲傷的貝拉朵娜》,早在半個月前就從留法的友人口中聽聞,這部片看了就像吃了迷幻蘑菇一樣,會讓人久久無法自己,看完了後茫然的走出中山堂,彷彿靈魂還沉溺在那具有魔性的劇情與畫風中,難以自拔了許久。

電影開頭,美麗的貞德嫁給了貧困的農夫約翰,卻因無法繳稅而被迫將自己的初夜獻給貪得無厭的領主,在呼呼大睡的丈夫旁邊紡織的貞德,第一次遇見了小小的惡魔。被惡魔施以幫助的她,與丈夫約翰的經濟狀況漸漸改善,在烽火連天的時代中,也受到村民們的推崇,成了比領主夫人更具威望的角色,但卻因領主戰後歸來而遭受村民的驅逐,這時她真正成為女巫,在大自然中生活。沒了貞德的村莊遭遇了恐怖的黑死病,許多人死於其中,而貞德拿了藥草治癒大家,從此貞德的所在地也就成了村民們聚集歌舞的場所,領主深感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便說服了約翰將貞德引入村莊中,最後貞德也被綁上十字架,烈火焚身而死。

故事改編自法國作家Jules Michelet的《女巫》,由手塚治虫的動畫製作團隊推出,全片充滿魔幻的氛圍,與較常見的動畫形式不同,整部電影像是繪本一樣的抽換場景,水彩畫風精準的描繪出了美麗的貞德,與片中的慾望流動,有許多場景的表現手法讓我想到同樣也是走魔幻氛圍的《迷牆》;
片中的配樂雖不豐富,但都十分到位,嗓音沙啞又低沉的橘まゆみ,在貞德陷入掙扎、或投身慾望時,唱著「顯露出的是女人的怨恨」,聽起來特別入味又令人毛骨悚然,是典型日本恐怖電影給人的感覺──明明什麼都沒出現,卻足以讓你心生恐懼。

全片發人深省的地方太多了,然而最核心的便是在探討「獵殺女巫」,女主角的原型、法國的民族英雄聖女貞德,便是死於被扣上了「異端」及「女巫」的大帽子。片中的貞德成了村莊的中心人物,無法忍受權柄下移的領主夫人,便想辦法使其成為「異端」被逐出村莊;後來,貞德雖以草藥治好了得到黑死病的人們,卻沒有得到應得的感謝,人們在奉承她的同時,也深深的覺得恐懼,認為她是被惡魔附身的女巫;最終直到貞德被火焰吞噬,才換得了在場所有女人的意志,群起而革命。
原先愛著丈夫、想成為農婦的貞德,為何最後會成為女巫呢?領主、權力對她的壓迫,以及村民對她的審判,助長了她學著去屈服於自己的慾望,她內心的惡魔越來越壯大,她就越無法融入「安分守己」的村莊中,也就越往女巫的路走;與大自然共居的貞德,顯露出了比起之前更美的樣子,在村莊中楚楚可憐、遭受長途追趕的她,在順從自身慾望(也就是惡魔)之後,成為了更好且更有自信的模樣。這意味著女性意識的崛起,藉由貞德的蛻變,顯示了突破權力體制的女人的樣貌。

惡魔說了「誰說憎恨、憤怒、仇恨就一定是醜陋的?」學著去面對自身的欲求,就算自身被火焚燒而成為灰燼,也能夠點燃其他人心中的情感進而起來抵抗。無論是遵循神的指引、領導革命的貞德,或是在大自然中艷麗舞動著的貞德,都是如此警醒我們的。

完美的開幕片,86分鐘極致的感官與心靈震撼,僅只一場實在太可惜了。

【哀しみのペラドンナ】
導演: 山本暎一
年份:1973